本申請屬于光伏加工,具體涉及一種光伏電池片以及光伏組件。
背景技術:
1、光伏電池片作為光伏組件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制造工藝直接影響著太陽能電池的性能與成本。多分片電池片作為一種常見的光伏電池片,具有功率損耗小、輸出功率和發(fā)電量高的優(yōu)點。
2、目前,通常采用激光切割的工藝將全片電池片切割成多個電池片,再將多分片電池片封裝成光伏組件。然而,在激光切割形成多分片電池片的過程中,由分片形成的切割面通常為裸露的硅基底,與光伏電池片原本的側面相比,表面形貌無規(guī)則且不平整,鈍化性能和陷光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如何提高切割面上的鈍化效果以及陷光效果是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光伏電池片以及光伏組件,以解決現有的光伏電池片的切割面鈍化效果差的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3、第一方面,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光伏電池片,所述光伏電池片包括:硅基底;所述硅基底包括沿第一方向背離設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側表面,所述側表面包括切割面;其中,
4、所述切割面包括:鄰近所述第一表面的切割邊緣、鄰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斷裂邊緣,以及設置在所述切割邊緣與所述斷裂邊緣之間的波紋區(qū),所述波紋區(qū)的表面具有多個沿第一方向連續(xù)分布的凸起結構,每個所述凸起結構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所述切割面上設置有鈍化層。
6、可選地,所述凸起結構呈三角形結構、半圓狀結構或梯形結構。
7、可選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波紋區(qū)的長度在所述切割面的總長度中的占比為1%~90%;
8、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波紋區(qū)的寬度在所述切割面中的總寬度的占比為5%~80%。
9、可選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波紋區(qū)的長度為5毫米-160毫米;
10、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波紋區(qū)的寬度為10微米-120微米。
11、可選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凸起結構的密度為1個/1μm~5個/1μm。
12、可選地,所述切割面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切割邊緣的第一邊緣區(qū)域,靠近所述斷裂邊緣的第二邊緣區(qū)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邊緣區(qū)域和所述第二邊緣區(qū)域之間的中間區(qū)域;其中,
13、所述波紋區(qū)設置于所述中間區(qū)域。
14、可選地,所述波紋區(qū)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所述波紋區(qū)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頂端非對齊設置。
15、可選地,所述凸起結構的寬度為w,滿足:0.4微米≤w≤3微米。
16、可選地,所述凸起結構的高度為h,滿足:0.05微米≤h≤1微米。
17、可選地,所述波紋區(qū)的表面為第三表面,所述鈍化層遠離所述硅基底的一側表面為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各個位置的高度隨所述第三表面的相應位置的高度增加而增加、且所述第四表面的各個位置的高度隨第三表面的相應位置的高度減小而減??;
18、所述高度是指第三表面或者第四表面到所述切割面表面的距離。
19、可選地,所述鈍化層在所述波紋區(qū)的厚度為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圍為45納米-75納米。
20、可選地,所述切割面上所述波紋區(qū)之外的區(qū)域為非波紋區(qū),所述鈍化層在所述波紋區(qū)的厚度為第一厚度,所述鈍化層在所述非波紋區(qū)的厚度為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
21、可選地,所述第一厚度與所述第二厚度的差值為5納米-10納米。
22、可選地,所述切割面還包括裂紋結構,所述裂紋結構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凸起結構的延伸方向呈夾角。
23、第二方面,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光伏組件,所述光伏組件包括:多個電池串,所述電池串包括多個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和互聯件;
24、所述光伏電池片與所述互聯件實現電連接。
25、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光伏電池片硅基底的側表面中可以包括切割面,所述切割面可以由全片電池片切割成半片電池片的過程中形成。所述切割面的切割邊緣和斷裂邊緣之間具有波紋區(qū),所述波紋區(qū)的表面具有多個沿第一方向連續(xù)分布的凸起結構,每個所述凸起結構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切割面上形成的所述凸起結構,不僅可以為入射光提供更多的折射面,提升所述切割面的陷光效果。而且,由于所述凸起結構連續(xù)分布且朝第二方向延伸,相較于隨機分布的紋理結構來說更為平整和光滑,因此,所述波紋區(qū)能夠為鈍化工藝提供較好的沉積表面基礎,有利于提升所述鈍化層的鈍化效果。
26、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電池片包括:硅基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結構呈三角形結構、半圓狀結構或梯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波紋區(qū)的長度在所述切割面的總長度中的占比為1%~9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波紋區(qū)的長度為5毫米-160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凸起結構的密度為1個/1μm~5個/1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面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切割邊緣的第一邊緣區(qū)域,靠近所述斷裂邊緣的第二邊緣區(qū)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邊緣區(qū)域和所述第二邊緣區(qū)域之間的中間區(qū)域;其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紋區(qū)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所述波紋區(qū)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頂端非對齊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結構的寬度為w,滿足:0.4微米≤w≤3微米。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結構的高度h,滿足:0.05微米≤h≤1微米。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紋區(qū)的表面為第三表面,所述鈍化層遠離所述硅基底的一側表面為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各個位置的高度隨所述第三表面的相應位置的高度增加而增加、且所述第四表面的各個位置的高度隨第三表面的相應位置的高度減小而減??;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鈍化層在所述波紋區(qū)的厚度為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圍為45納米-75納米。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面上所述波紋區(qū)之外的區(qū)域為非波紋區(qū),所述鈍化層在所述波紋區(qū)的厚度為第一厚度,所述鈍化層在所述非波紋區(qū)的厚度為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與所述第二厚度的差值為5納米-10納米。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面還包括裂紋結構,所述裂紋結構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凸起結構的延伸方向呈夾角。
15.一種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組件包括:多個電池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