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申請屬于冶金行業(yè)轉爐冶煉,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1、隨著用戶對鋼材質(zhì)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不斷的提高鋼水質(zhì)量,而減少轉爐出鋼時的下渣量是提高鋼水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轉爐出鋼時進行有效的擋渣,能夠減少鋼水回磷,提高合金收得率;減少鋼中夾雜物,提高鋼水清潔度;能夠減少鋼包粘渣,提高鋼包包齡;同時可減少耐材消耗;也可為鋼水精煉提供良好的條件。
2、因此現(xiàn)代轉爐都廣泛采用了各種出鋼下渣檢測與出鋼擋渣設備與技術:如出鋼下渣的電磁檢測、紅外檢測、圖像檢測等;出鋼擋渣的擋渣球、擋渣塞、擋渣棒、滑板擋渣等等,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不斷推陳出新。
3、如設備/方法類專利中,中國專利文獻cn109164126b(專利號:201811214937.3)公開了公開了一種紅外轉爐下渣檢測系統(tǒng);中國專利文獻cn114525376a(專利號:202210146352.2)公開了一種轉爐下渣自動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中國專利文獻cn113088615b(專利號:202110295289.4)公開了一種基于視頻識別技術的轉爐出鋼控制方法與系統(tǒng)等下渣檢測;中國專利文獻cn106011368a(專利號:201610600307.4)公開了一種轉爐用擋渣球;中國專利文獻cn203360486u(專利號:201320420372.0)公開了一種改進型轉爐出鋼氣幕擋渣裝置;中國專利文獻cn112593043a(專利號:202011499478.5)公開了一種減少煉鋼轉爐出鋼過程中下渣量的裝置等出鋼擋渣技術。
4、在方法類中,中國專利文獻cn113420446a(專利號:202110710999.9)公開了一種鋁脫氧鎮(zhèn)靜鋼尤其時if鋼轉爐出鋼帶渣量的計算方法,但對非鋁脫氧鋼種此專利無法計算,且轉爐、鋼包耐材以及各種渣料中都含有數(shù)量不等的al2o3成分,嚴重影響此專利計算結果的可靠性。
5、中國專利文獻cn114136833a(專利號:202111437911.7)公開了一種測量轉爐下渣量的方法,但需要在轉爐出鋼時額外加入碳酸鋇,額外增加成本,且碳酸鋇分解煙塵很大,環(huán)保也不允許。
6、因此在當前鋼鐵行業(yè)產(chǎn)能過剩,企業(yè)微利甚至虧損且環(huán)保要求極其嚴格的大環(huán)境下,本專利提供了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操作方法,可以在不增加投資和設備的前提下,低成本、環(huán)保、高效的進行轉爐出鋼過程下渣量的控制。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具有低成本、環(huán)保、高效的特點。
2、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4、s1、出鋼前在轉爐內(nèi)進行鋼渣的改性稠化,易于鋼渣分離,減少鋼渣混合;
5、s2、出鋼過程中利用下渣檢測系統(tǒng)發(fā)出的下渣檢測信號指導操作工擋渣和搖爐,減少出鋼全過程下渣量;
6、s3、出鋼口進行阻漩設計,減少鋼流匯流漩渦的卷渣。
7、進一步,s1中,出鋼前在轉爐內(nèi)通過加入返回渣進行鋼渣的改性稠化,具體操作為:
8、轉爐出鋼前,轉爐零位,返回渣通過轉爐高位料倉及水冷溜槽加入轉爐,加入量0.3~3kg/t,最大加入量≤1噸/次;
9、轉爐內(nèi)加入的返回渣為10mm~45mm的塊狀物;
10、轉爐冶煉前期氧槍槍位比正常槍位低50~100mm,從而抑制低溫泡沫渣過快形成,防止噴濺。
11、進一步,返回渣的加入量0.8~2kg/t、為20mm~35mm的塊狀物。
12、進一步,s2中,操作工搖爐時,
13、最開始迅速搖爐,迅速搖爐時轉爐傾動速度為1.0~1.5r/min,讓爐渣快速經(jīng)過出鋼口,減少出鋼前期下渣;
14、鋼流出來后繼續(xù)緩慢搖爐,緩慢搖爐時轉爐傾動速度為0.1~0.5r/min,出鋼量為1/3~1/2(約1/2)時,爐體角度控制在90°±2°左右;
15、當下渣檢測系統(tǒng)發(fā)出下渣報警信號時,煉鋼工人開始投放擋渣裝置進行擋渣,擋渣裝置插入動作是在轉爐傾動到95°±2°時,擋渣裝置加入時保持轉爐傾動角度不變;擋渣裝置加入后,緩慢搖爐至爐體在100°±2°左右;
16、下渣檢測系統(tǒng)發(fā)出關閉報警信號時,在0.5秒內(nèi)迅速關閉擋渣裝置的滑板,并向上抬爐,結束出鋼過程。
17、進一步,下渣檢測系統(tǒng)為紅外檢測系統(tǒng),擋渣裝置為擋渣塞。
18、進一步,s3中,出鋼口進行阻漩設計,具體操作為:
19、出鋼口內(nèi)徑設計成入口小、出口大的倒漏斗狀;
20、在出鋼口入口端部袖磚上設置阻漩裝置:阻漩裝置為在出鋼口碗形入口的端部袖磚上每隔60°對稱開出3個凹凸槽,凹凸槽中凹槽的半徑大于凸槽的半徑。
21、進一步,出鋼口入口內(nèi)徑為150mm、出口內(nèi)徑為200mm,倒漏斗狀的出鋼口適用公稱200-300噸轉爐。
22、進一步,凹凸槽中,凹槽、凸槽的半徑分別為r120和r75。
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24、本方法在不增加投資和設備的情況下,下渣量減少為原來的20%~30%,下渣量可控制在100kg以內(nèi)。本發(fā)明出鋼前進行轉爐內(nèi)渣的改性稠化,減少鋼渣混合;出鋼過程中利用下渣檢測信號指導操作工擋渣和搖爐,減少出鋼下渣量;出鋼口采用阻漩設計,減少鋼流匯流漩渦的卷渣。此方法在不增加投資和設備成本的前提下,沒有環(huán)境污染,而且有利于鋼水脫磷和濺渣護爐,提高轉爐冶煉效率和壽命,提升產(chǎn)品質(zhì)量,實現(xiàn)降本增效,可以低成本、環(huán)保、高效地進行轉爐出鋼過程下渣量的控制。
1.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出鋼前在轉爐內(nèi)通過加入返回渣進行鋼渣的改性稠化,具體操作為: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返回渣的加入量0.8~2kg/t、為20mm~35mm的塊狀物。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操作工搖爐時,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渣檢測系統(tǒng)為紅外檢測系統(tǒng),擋渣裝置為擋渣塞。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出鋼口進行阻漩設計,具體操作為: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出鋼口入口內(nèi)徑為150mm、出口內(nèi)徑為200mm,倒漏斗狀的出鋼口適用公稱200-300噸轉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減少轉爐出鋼下渣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凹凸槽中,凹槽、凸槽的半徑分別為r120和r75。